夜读|王辉城:壶中日月长

2024-11-15 10:32:06 admin

  养好一只茶壶,夜读月长须花上三五年的王辉时间。壶养得越久,城壶泡出来的中日茶,便越浓酽。夜读月长


  小时候极爱看大人喝茶的王辉场景:亲朋聚在一起,坐在小桌前,城壶烧一壶开水,中日慢慢悠悠地泡茶、夜读月长喝茶。王辉茶壶是城壶极为普通的黄色陶瓷,壶身似乎描着红色的中日梅花。茶壶用久了,夜读月长壶嘴与肚子里便积了厚厚的王辉茶垢。而这,城壶是万万不能清洗的。父亲说,茶垢正是茶壶的精华所在。养好一只茶壶,须花上三五年的时间。壶养得越久,泡出来的茶,便越浓酽。

  近日读徐风的长篇小说《包浆》,方知这养壶的过程,有个专业的说法,叫作“包浆”。徐风是知名的江南文化学者,对宜兴紫砂壶研究颇深。在《包浆》之前,他已出版了多部以宜兴紫砂壶为主题的作品,如《壶王》《壶道》《做壶》等。作家对宜兴紫砂壶可谓是一往情深。说实话,这种“一往情深”,让我隐隐有些担忧:生怕作家过于沉溺所爱之物,忘却了小说的本质。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徐风并未在制壶、识壶等硬核知识方面花费太多笔墨,而是聚焦于紫砂壶背后的悲辛冷暖,如翁婿之间的误会与和解,师徒之间的斗气与传承,恋人之间的误会与坚守。僧帽壶、提梁壶、匏瓜壶、孟臣壶……每一个紫砂壶的背后,都有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壶因人而珍贵,人因壶而传奇,两者相得益彰。由此观之,“包浆”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前者是指常规的茶水浸润、摩挲等,后者则是紫砂壶所承载的故事与内在精神。

  其中,有两个壶令我尤为印象深刻。一是匏瓜壶。冒小成早年曾跟从制壶大师古希伯学艺。古希伯严苛,从不逾矩,希望众弟子学艺时,收敛起好奇与创新。对自己的手艺,亦步亦趋。可众多弟子中,最有天赋的冒小成偏偏年轻气盛,不听古希伯劝阻,制壶时爱“自作主张”。这样一来,师徒之间的矛盾,便陡然不可调和。两人从此分道扬镳,冒小成远离师门。生活困顿之余,只好以仿造古希伯的匏瓜壶为生。冒小成技艺圆熟,以假乱真,紫砂壶市场上罕有人能识别。直到古希伯病倒,师徒双方的心结,方才解除。古希伯悔恨自己当年过于苛刻,冒小成则在世事磨炼中察觉到师父严苛背后的温情。从误解到理解,得走多少年的路,经历多少事?当时的不解与惘然,不过是心中的执念而已。

  另外一个壶,是双蝶壶。在徐风的笔下,双蝶壶象征着矢志不渝的爱情。紫砂壶藏家葛家印年少时,爱慕邻家女孩佟小玉。谁料,佟家发生惨变,佟小玉被赌鬼父亲所卖,离开古蜀镇,成为叶云芝。中年后,两个家庭都有了变故,机缘巧合之下,走在了一起。可现实的困境,却阻碍他们成为真正的家人。葛家印恪守对亡妻与女儿的承诺,不再结婚。叶云芝并没有强求。两人的关系,像是情人,又像是家人。在地位上,很是暧昧不清。叶云芝虽然能理解葛家印的苦衷,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求着真正的家庭。双蝶壶便是紫砂花器艺人江一朵送给她的祝福——当葛家印向她求婚时,便把双蝶壶拿出来。可世事难料,直到葛家印意外身亡,叶云芝也并未如愿。直到叶云芝得病离世后,葛家印的女儿女婿方满足了她的愿望。葬在葛家印一旁,成为了一家人。叶云芝与葛家印的爱情,令人唏嘘无比。大抵也只能感慨一句,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

  一把壶,寄托着无限往事与心事。品壶喝茶,最终是为了让自己从俗事中抽离出来。正如苦雨老人所言,“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王辉城)

  • 文章

    258

  • 浏览

    8931

  • 获赞

    371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