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作品介绍 萨迪作品的特点及影响

2024-11-15 12:26:49 admin

  在对萨迪生平简介的萨迪萨迪同时,应了解一下当时的作品作品历史背景。彼时在欧洲正处于中世纪,介绍而东方的特点及蒙古帝国逐渐崛起,对南宋、影响波斯等亚洲各过形成了巨大的萨迪萨迪威胁。而萨迪则正生活于这样一个年代。作品作品  

萨迪的介绍画像

  萨迪的画像

  萨迪全名为谢赫•穆斯利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出生于1208年的特点及波斯境内的法尔斯设拉子,他的影响父亲是一位穆斯林中地位比较低级的传教士,因此幼年时期的萨迪萨迪萨迪生活过得并不十分富裕,他在当地的作品作品一所学校求学。直到他14岁的介绍时候,父亲因病去世,特点及萨迪辗转来到巴格达,影响在当时巴格达最著名的学府内扎米耶求学。在求学期间,萨迪主要以研究文学和伊斯兰教的神学为主,并尝试着写了一些诗文。然而萨迪生性比较放浪,不习惯学校里繁文缛节的管束,因此退学后离开了巴格达,打算返回家乡。

  此时的蒙古帝国正处于如日中升的时候,并且开始攻打波斯王国。但是在波斯王国内部,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依然混战不断,因此萨迪并没有返回家乡,他以游方者的身份,开始了布道讲学的经历。他的足迹遍及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印度等地,甚至到达过中国的新疆喀什噶尔一带。由于沿途的战乱,他的布道讲学并没有为他带来多少收益,因此他的生活依然过得十分艰苦,甚至还当过苦力。

  萨迪这一云游,整整过去了三十多年,当他重新返回自己家乡的时候,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了。他的故乡设拉子被当地的统治者以重金购买,因此蒙古的战火,并没有蔓延到那里。萨迪便在那里隐居下来,潜心写作,直到1291年,在家乡去世,年83岁。 

  萨迪作品

  萨迪作品十分丰富,主要以抒情诗为主,流传至今的诗歌上有六百余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果园》和《蔷薇园》。  

萨迪的作品《果园》的封面

  萨迪的作品《果园》的封面

  《果园》和《蔷薇园》中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描写作者本身在流浪过程中的经历和对生活、人生的感受。是独具风格的叙事诗。

  《果园》是一部叙事诗集,又名《萨迪集》,全诗共8章,有200个不同的故事组成。这是一部记录了萨迪在旅行和流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作品内容丰富,言语清新,是萨迪作为一名常年在外奔波的游子献给故乡的一部作品。该作品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和市井走卒,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表现了人间的善恶和人情的冷暖,真实地反应了13世纪波斯和东方穆斯林国家的风土人情,是一部研究当时社会的经典之作。《果园》在民国中期就已经传入中国,约在四十年代时期,由中国著名的伊斯兰学者王静斋先生将其翻译成中文,是中国早期作为了解伊斯兰文化的基础读本。

  《蔷薇园》是萨迪作品中另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该作品的内容和《果园》十分相似,但在遣词用句上,比前者更胜一筹。《蔷薇园》共8卷,227节,同样是以叙事诗的形式来表现作者在旅行和流浪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该作品和《果园》一起,在同时期传入中国,并仍然由王静斋先生译成汉文,并在1943年起开始刊行,是中国清真文化教育的读本。王静斋先生将《果园》和《蔷薇园》一起,称它们为《真境花园》。 

  萨迪作品特点

  波斯诗人萨迪作品特点主要以其记录个人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为主,涉猎甚广,言语清新自然,加入民谣、民歌等,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是中世纪波斯文学的典范。  

萨迪的塑像

  萨迪的塑像

  萨迪的作品现存数量极多,约有六百余首诗歌,其中以《果园》和《蔷薇园》最为著名。在萨迪结束流浪,返回故乡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便是《果园》,该书是以其一位游子的身份,献给故乡的一个礼物。而《蔷薇园》也同样完成于作者在故乡的隐居期间,两本书的内容大同小异,互相补充,却绝不重复。都是记叙了作者在游历时的见闻,上至帝王将相的言行,下到平民百姓的生活起居,无一不录,无一不载,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对沿途的自然风光也进行了大肆的渲染。这些作品都是由若干短小精悍的故事组成,文体为无韵散文,兼有短诗。表现了当时东部穆斯林的社会现状,反应出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萨迪作品特点还在于擅长运用民谣、民歌、谚语、格言等方式,语言对仗工整,押韵自然,读来使人琅琅上口。作者在文中使用的语言极其简练,语句清新自然,表达出作者纯真、质朴的感情。数百年来,一直为波斯穆斯林广为传唱。

  萨迪通过寓言式的小故事,向读者们传达了一个个有关于治国、交往、爱情等多当面的真理,以事喻理,使读者很容易受到启发和教育。 

  萨迪作品的影响

  萨迪作品的影响对包括欧、亚、非在内的伊斯兰国家来说,是极其巨大的,他独到的文字处理手法和精美的语句,让全世界人都了解了伊斯兰国家的文化和精髓。 

萨迪在邮票上的画像

  萨迪在邮票上的画像

  萨迪现存的作品十分丰富,约有超过六百首的诗歌,其中以《果园》和《蔷薇园》最为著名。这两部诗集都被译成了数十种语言,在各自的国家中刊行。早在1943年,这两部诗集已经进入中国内地,并被译成汉语,是作为最早期的伊斯兰文学读物。他的作品被世界读者接受,同时也宣扬了作者本人的伊斯兰宗教精神。这两部作品,早已在中国成为了穆斯林经堂教育的教材,是中国最早接触伊斯兰文化的读物。

  “经书”一词,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地位。如四书五经被誉为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而《果园》和《蔷薇园》,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被中国称为是伊斯兰宗教经典,可见萨迪在伊斯兰文学上的地位之高。

  萨迪作品的影响不仅在局部国家,而且在联合国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文笔清新自然,语言简洁生动,对道德、人性和社会的思考深刻,受到了联合国教科组织的承认。他的名言“亚当子孙皆兄弟”如今已经成为了联合国的箴言。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任时发表演讲时,就引用了萨迪的这句名言。他说,有的人认为,我们的特点就是和别人与众不同,但是很久以前,波斯的诗人萨迪就已经说过,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9696

  • 浏览

    1

  • 获赞

    394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