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肝相救 同肝共苦

2024-11-15 08:02:45 admin

 


 

 

编者按:双供体亲体肝移植手术是拼肝当今世界上大器官移植领域手术难度系数最高的手术,近6年来,相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成功为9名患者实施了该手术,同肝其中,共苦除2人因不可抗力原因去世,拼肝其余7人存活良好。相救这个数据意味着中国的同肝“拼肝”人,60%以上都是共苦“成都造”,手术水平已与国际接轨。拼肝8月29日,相救《成都商报》以整幅版面报道了在我院成功实施的同肝一例“拼肝”手术,现将全文摘录如下,共苦以飨读者——


                                          拼肝相救 同肝共苦
                                           

                                               成都商报记者 王蓟摄影记者 郭广宇

        拼车、拼肝拼房……在这个“拼客”盛行的相救时代,你知道“拼肝”吗?两个人各捐出部分肝脏,同肝合起来“拼”成一个整肝,移植给第三个人。  2005年4月1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中国著名肝移植专家严律南教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大陆首例双活体供肝的合成肝移植手术。6年中,严律南教授一共为9名患者实施了“拼肝”手术。其中,除2人因不可抗力原因去世,其余7人至今存活至今。这个数据意味着中国的“拼肝”人,60%以上都是“成都造”,手术水平已与国际接轨。但这项当今世界上大器官移植领域手术难度系数最高的手术,一直罕有成都本地媒体报道。
 

        直到现在,在许多人眼里,“拼肝”手术仍神奇得不可思议。这项手术需要两名亲属同时捐献肝脏,但相比手术的神奇,手术背后蕴含的亲情则更为珍贵,更加感人至深……
        38岁的赵正国挺着肚子,腋下夹着一个皮包,举手投足间颇有一股“老板范”,他有三个习惯:晚上12点回家,滴酒不沾,吃东西口味偏淡。
        若是有人劝酒,他便拉开衣服,露出肚子上那个“Y”字形的手术伤疤,开玩笑地说:“看见没,我有这个‘奔驰’标志。别劝啦。”
       伤疤仿佛一只蜈蚣,“Y”字形的中央就是肝脏的位置,妻子和父亲的肝脏合成了一个肝脏,在赵正国的体内至今已整整四年了……
                                                厄运
       家里的顶梁柱
        他患上了肝硬化 
        

        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
        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歌曲《相亲相爱》
 

        双流的一个中高档小区,赵正国和父亲、母亲、妻子、女儿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看上去十分温馨。
  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读高中的女儿正在写暑假作业,母亲出去锻炼身体了,父亲带着眼镜正在看报纸,妻子在看电视。赵正国找出当年在华西医院的出院记录和检查单,“你看,我现在恢复得还可以吧!”说完,他又拉开衣服,露出那个“Y”字形的手术伤疤,“看,‘奔驰’,终身的哦。”
        赵正国是一个农村孩子,16岁就在一家皮鞋厂打工。21岁,他凭着勤劳和智慧深受老板赏识,走上管理者的岗位。31岁,他辞职自立门户,出来闯荡打拼,积累了百万身家……在家里,他排行老四,上头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在这个家庭中,他是绝对的灵魂人物:“我出来闯荡后,我哥我姐也都被我带出来了,日子慢慢地好起来了。”
        2007年,他开始面临命运的考验。当年出来打工时,他20岁出头就患上了乙肝。在这一年,他的生意开始下滑,整个人忙得团团转,烟酒茶不离手,熬夜是常见的事。这时,十多年的老毛病不干了:他开始没精神,吃不下饭,排不出大便。
        他四处求医,几个月过去,症状不仅没减轻,反而更糟糕,他患上了肝硬化。2007年7月,赵正国住进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时,他的病情每况愈下,肚子胀得如同一个孕妇,时时陷入昏迷。
                                                 拯救
        亲属捐肝遇难题
        父亲妻子“拼肝”相救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歌曲《相亲相爱》
        2007年7月,赵正国的家人面临着此生最重要的决定。肝移植,是拯救赵正国的唯一方式。“全家人都拧成一股绳,什么念头都没有,救人,救人,还是救人。”与此同时,华西医院以严律南教授为首的专家组也在积极准备手术,完善术前评估和准备,讨论并初步制订治疗方案……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吹灭了家属们刚刚燃起的希望:赵正国父母的年纪均超过55岁,捐肝有一定风险;贫血的妻子体重只有37公斤;哥哥因身体原因也不适合作为移植供体;姐姐的血型也不适合捐肝。
        而且,他们的肝脏作为供体均存在相同的问题:从CT扫描后的肝体积计算结果来看,他们每个人所能捐献的肝脏大小都不能满足身材高大的赵正国的需求。面对赵正国的病情,严律南教授经过缜密思考,提出了双供肝活体移植的治疗方案,即两个供体各自提供一部分肝脏,移植给一个受体。这项技术是全球肝移植技术中的尖端技术,虽然可以降低供者的风险,但手术本身操作精细又复杂,也蕴含了更高风险。
        最后,赵正国的父亲和妻子各捐出了部分肝脏,“拼肝”拯救了他。四年之后,这个家庭回归宁静,赵正国的妻子何雪梅谈起捐肝理由时,开玩笑地说:“当时我是看他可怜,怪可怜的。我不能见死不救噻。”“就这么简单,那你怎么不去可怜别人?”赵正国也开玩笑地问道,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赵正国的父亲放下手中的报纸,用当年和医生说话的口吻说:“老子救儿子,天经地义的事。我愿意用我的命,换他的命!值!”听到父亲的话,赵正国沉默了。他说起了自己的改变,“死过一次的人,已经把很多东西看开,原来亲人才是最重要的。”
                                                 抉择
        瞒着娘家人捐肝
        妻子和他“同肝共苦” 
 

        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
        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 ———歌曲《相亲相爱》
        23岁时,何雪梅嫁给了赵正国,两人经过亲戚介绍相恋,婚后十分恩爱。四年前,当34岁的何雪梅决定捐肝给丈夫时,她整个人还不到80斤重。“当时有医生劝我别捐了,怕我身体受不了,但是我听不进去啊。”
       “手术是哪天进行的?”“2007年7月14日。”赵正国一家人脱口而出。这个日子对何雪梅来说,记忆尤其深刻。“我是瞒着娘家人捐肝的。呵呵。”她说,“我父亲去世了,母亲身体不好,我怕娘家人担心我。”但是,在上手术台前,她还是给自己的姐姐打了一个电话,内容很简单,大意是:“我给赵正国捐肝去了,等我们的好消息。”当何雪梅捐肝结束后,她的家人才抱着她大哭了一场。
        手术台上的一切,赵正国和妻子何雪梅、父亲赵国保都已不记得了。
        回忆直接跳跃到了华西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当我醒过来的时候,我试着深呼吸了一口,整个人的感觉一下就轻松了。”当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睡了3天。
        同样在重症监护室的还有赵正国的妻子和父亲。他们醒过来后,都向护士打听亲人的消息,赵正国和何雪梅的床位遥遥相望。
        在重症监护室的回忆,赵正国还记得:“我直接就喊老婆、老婆、老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要喊。”何雪梅说:“我是没力气喊了,朝着他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改变
       只要一家人都好好的
        日子一定会更好
 

       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个人和世界的美好打拼
       我喜欢一家人梦朝着同一个方向创造。 ———歌曲《相亲相爱》
       2008年和2009年,赵正国没有工作。整整两年,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他每月吃药要花1万多元,一家人的日子开始变得拮据起来。
       也许是因为“死过了一次”,赵振国的一些看法也慢慢改变。他说:“天大的事业,若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等于零。”家里财政继续亏空,他却比16岁时更乐观:“只要我们一家人都好好的,我的身体慢慢地好起来,日子一定会比以前更好!”
        2010年开始,赵正国又开始了创业。这一次,他选择了销售工业用品。凭着勤劳和智慧,他开始在这个新接触的行业里崭露头角。每天,他尽量选择在上午忙完所有的事情,把下午的时间留给家人或朋友。晚上,若有推不掉的应酬,他还是会挺着微微的圆肚,腋下夹着一个皮包,颇有“老板范”地赴约。若是有人劝酒,他便拉开衣服,露出那个“Y”字形的手术伤疤,开玩笑地说:“看见没,我有这个‘奔驰’标志。别劝啦。”
       “偶尔拌嘴,但更多是融洽。”四年过去了,赵正国更加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如今,妻子和父亲的肝脏慢慢地长回了捐献之前的大小,身体很健康。偶尔,一家人还坐在一起回忆2007年的那场手术。惊心动魄的回忆,变成了一句句玩笑:“当初在重症监护室的时候,你为什么喊老婆,不喊老爸?哈哈!”
                                             

                                              手术还原
        手术奋战17小时
        父亲、妻子捐出700克肝脏
        手术奋战17小时
        2007年7月19日,在华西医院多个功能科室的配合下,肝移植中心全体医务人员集体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了术前准备。当天上午8时,患者及其妻子、父亲被送进手术室,一场亲属活体双供肝肝移植会战正式拉开帷幕。赵正国的主治医生陈哲宇教授对四年前的这场手术记忆犹新,“手术奋战了17个小时,在全体医务人员的配合下,非常成功。”
        双供体亲体肝移植手术是当今世界上大器官移植领域手术难度系数最高的手术,牵扯着三个人的生命安全,严律南教授亲自组织多次病历讨论,制订出详细、缜密的手术实施计划,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 患者(受者)的手术艰难复杂,因为病情重,手术风险大,加之是两个供肝,供体的半肝切取技术、止血、血管和胆道的处理技术要求高于以往任何一个肝脏外科手术,对于患者的双供体的植入手术,更需要高超的显微手术技术,手术过程中的任何不慎,都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游离肝脏,分离肝静脉,解剖肝管、肝动脉、门静脉、胆道……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赵正国的妻子和父亲一共捐出了700克肝脏。据介绍,整个移植、拼合过程,医生一共要接左右肝静脉、左右门静脉、左右肝动脉、左右肝管等8条重要的管道。肝脏的血管、管道错综复杂,一旦“接驳错误”,就会引发并发症,带来严重后果。
 

                                                  对话专家
        川大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严律南教授
        记者:肝移植的治疗手段是从何时开始的?
        严教授:最早的肝移植治疗是1963年在美国实现的。我国从1978年左右开始研究肝移植课题,我们2001年做了第一个活体肝移植手术,2005年4月,成功开展了双活体供肝合成肝移植。
        记者:为什么要采取合成肝移植?
        严教授:本来,活体肝移植只要把供体的肝割一半给受体。但在供体捐肝数量不够的时候,必须得从另外一个供体上再取一半。
       记者:捐肝,供者的身体会受影响吗?
        严教授:不会的。因为肝脏有一种特殊的性能,就是能自我恢复,受损后,能在短时间内长回去。捐肝的人估计三个月后就能完全恢复。
        记者:肝脏移植手术,费用是否特别昂贵?
        严教授:华西医院肝脏移植中心的肝移植平均费用为15万元,最低的住院费用为8.6万元,远远低于全国25万元的平均住院费用。
 
 

友链


  • 文章

    491

  • 浏览

    291

  • 获赞

    322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