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桄桄是什么?起源于哪个朝代?

2024-11-15 08:02:40 admin

  汉调桄桄是汉调什么?起源于哪个朝代?汉调桄桄是陕西省汉中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桄桄个朝 又称汉调秦腔、什起南路秦腔、源于桄桄戏,汉调是桄桄个朝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

  历史渊源

  汉调桄桄作为民族戏剧,什起经过了漫长的源于萌芽、孕育,汉调及宋代形成,桄桄个朝进入繁荣、什起发展时期。源于汉调桄桄供奉楚庄王,汉调不同于秦腔以唐明皇为庄王,桄桄个朝这说明信仰的什起地域特色及源泉。从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可以发现某些端倪。

  西汉时,出生于城固县的外交家张骞从西域诸国带回胡茄、琵琶等乐器以及鼓吹乐“摩河兜勒”曲等,为戏曲音乐提供了借鉴。

  唐德宗、僖宗逃难汉中,推动了参军戏对汉中的影响。

  宋韩亿知洋州写有记载西乡、城固、洋县戏剧活动的诗句“夜月人家奏管弦”“喧阗鼓吹迎神社”。蔡交知洋州有“郡官设幔帐乐与民同乐“的记载。陆游更有从军南郑“华灯纵搏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等诗句。宋时略阳县老庙、财神庙已各建戏楼一座。

图片.png

  洋县城隍庙戏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初二庙会中有两个戏班在此楼赛演,每天三场,中午、下午各在边台赛演,晚上在中台唱“撵台戏”,一家一折配演直到天明。这都证明了汉调桄桄在汉中戏剧的早期孕育和发展。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老秦腔传入了汉中地区。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洋县一带的秦腔艺人借用当地的方言、山歌、小调等,丰富了原来的唱腔曲调,使老秦腔的音调、风格不再像秦腔那样高昂激越,那样强烈急促,而变得柔和细腻、缠绵悠扬了。从而,就形成了汉调桄桄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文化特征

  腔调

  汉调桄桄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旦角唱腔高昂,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擅用“犟音”,声高八度,多以假声演唱,尾音拖腔较长,人称“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拦头等多种,且有“软”、“硬”、“快”、“慢”之分。“软”为表现悲凉情绪的苦音,“硬”为表现欣悦情绪的欢音,“快”为快板,“慢”为慢板。

  乐器

  汉调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场之别,文场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使用尖鼓、平鼓、钩锣、铙钹、梆子、牙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技巧

图片.png

  汉调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许多独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民国以前,汉调桄桄演出时,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装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当地人习惯于夜听十里大调,且听远不听近,名为“燕过梁”。

  行当

  汉调桄桄的行当,过去只分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在剧团演出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小生、小旦可互补,大净要带演老旦戏,二花脸要带演彩旦戏,丑角包演杂角。随着历史的推进,剧目的丰富,观众欣赏要求的提高,行当随之扩大,角色分配更细。艺人们统称“八大行”,即一净、二末、三生、四旦、五丑、六老、七小、八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48463

  • 浏览

    55

  • 获赞

    8588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