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馅“南北之争” 争的不止是咸甜

2024-11-15 15:07:00 admin

  昨天是南北之争五月初五端阳节,与赛龙舟一样火热的粽馅争,是不止网络上关于“粽馅您是爱吃咸还是甜”的“南北之争”。以长江为界,咸甜南方偏爱咸肉粽子而北方喜欢甜味粽子。南北之争民俗专家介绍,粽馅争这与当地的不止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比如皖南以及沿江居民本就爱腌制咸货腊肉,咸甜所以他们做的南北之争粽子爱放咸肉,而北方枣子多,粽馅争也爱甜食,不止所以多裹蜜枣粽子。咸甜(6月12日《安徽商报》)

  与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南北之争豆腐脑“咸甜之争”一样,“粽馅大战”注定也只是粽馅争一场没有输赢的“口水仗”。无论你属于哪一派,不止是爱吃咸还是甜的,投票、战队、论战,除了巩固你自己原先的口味认同,并不能改变对手的咸甜偏爱。可以预见的是,与赛龙舟一样,等到端午节一过,这场“其兴也勃焉”的“口味之争”很快便会退潮,为其他新的网络话题所取代。那时,你吃你的豆沙粽,我裹我的咸肉粽,南北两派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但尽管如此,对于那种认为粽馅“南北之争”纯属无厘头闹剧,是网友“闲的蛋疼”的观点,我却也并不能认同。事实上,从文化的角度看,无论是豆腐脑还是粽馅的咸甜争论,无疑有助于唤起民众对于各地风俗、口味差异背后的文化再思考。

  作为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度,早就有人指出,中国南北、东西的文化差异甚至远远超过欧洲的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差异。这种多样性一方面奠定了中华文明五彩瑰丽的基色,成为国民文化自豪感的源头;另一方面也令各地在日益频繁的交流过程中,文化、风俗、口味间的龃龉和彼此不适感日渐凸显。

  当以辣著称的湘菜、川菜异军突起,横扫“舌尖上的中国”,传统八大菜系格局下的味觉多样性便渐渐迷失在了火锅的雾气和辣味中。鉴于味觉的背后体现的往往是一城、一地、一域的独特文化,这不能不令人对当前地方文化的保育前景表示担忧。在某种意义上,粽馅的“南北之争”,争的与其说是味道上的咸甜,毋宁说表现的是一种对自身文化可能失落、式微的深深担忧。

  当然,这种担忧不仅仅体现在味觉上,这些年,不时冒出的“普通话、方言之争”、“本地认同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无一不是这种担忧的体现。这不是一句“狭隘的地方主义”可以解释过去的,一味批评所谓“土著”因循守旧、缺乏包容心更是对文化的某种偏见与误解。

  多种声音,一个中国。没有地方文化的争奇斗艳,哪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事实上,即便是端午节,也并非只有祭奠屈原这一个起源,对于伍子胥、曹娥的信仰崇拜,同样不应为包括媒体在内的文化机构所遗忘。因为它不仅没有影响端午的普及,相反扩大了端午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传播。由此而言,对于粽馅“南北之争”,围观者不妨多一份理解、少一些不屑,切莫轻率地将其定性为无聊的地域对垒。这样,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懂这场嘴仗背后的文化意涵。

责任编辑:hdwmn_hjw

友链


  • 文章

    29

  • 浏览

    14185

  • 获赞

    9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