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困境让孩子成了“易碎品”

2024-11-15 13:35:09 admin

  用胶布封住孩子的易碎品嘴,把所谓“不听话”的权利孩子扔进垃圾桶,拎着无辜男童的困境双耳提离地面,孩子疼得哇哇大哭,让孩始作俑者的易碎品教师却自得其乐……日前,浙江温岭幼儿园虐童案嫌疑人女幼师颜艳红已被报请批准逮捕,权利检察院尚未作出批捕决定。困境由于刑法无“虐童罪”这一罪名,让孩此前颜艳红被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易碎品刑事拘留。权利有关增设“虐童罪”有无可能,困境成为争论热点。让孩(10月29日《法制日报》)

  在法律之外,易碎品关于人性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权利探讨,也成为茶余饭后的困境热议话题。有别于人们此前对颜艳红“问题少女”的想象,同事评价颜艳红称仪表良好,语言表达、专业知识都很不错,只是不喜欢这份工作,希望嫁个有钱人。有朋友猜测称,颜艳红的变化可能与感情受挫有关,她曾在网上留言:“对某些人的火,全发泄在学生们身上,烦!”(10月29日《环球时报》)

  无论是法律救济,还是从人文素养、道德教育、伦理底线等角度解读虐童事件,虐童案始终绕不开的一点,还是当下儿童的权利困境。权利意识、权利教育的普遍缺失,让孩子成为父母乃至学校教师的私产。“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不少家庭的训子箴言,这种靠暴力驯服的教育,延伸到学校,就是不少家长常常对老师说的那句话:“孩子到学校就交给老师了,不听话,老师随便打。”

  一句“随便打”,不仅让孩子成为教育砧板上的鱼肉,缺失起码的免于被人身伤害的权利;也导致很多孩子即使受到虐待,也毫无意识,甚至认为“不听话”受到暴力惩戒是应当的,完全没有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

  浙江虐童案当然可能只是特殊的个案,但这背后的土壤却不容忽视。近些年来,幼儿园“上学贵上学难”,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痼疾。幼儿教育资源稀缺、不均衡的大环境下,家长好不容易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进一家条件尚可的幼儿园,又怎敢轻易得罪学校的老师?为了避免孩子被穿小鞋,家长对老师多半是能忍就忍,能讨好就讨好。这使得一些在人文素养教育上本就不过关的老师,得到纵容。

  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师颜艳红才成长为撕碎孩子心灵与身体的“恶魔”。在同事面前,她是一个“仪表良好,语言表达、专业知识都很不错”的老师;在家长面前,“每次接孩子看她都笑呵呵的”,不乏和蔼可亲的印象。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正常的普通人,却把自己对工作选择的不甘,感情上的不快,统统用一种庸常之恶的形式,向孩子“猛烈开炮”,即使友人相劝,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妥之处。

  这不得不说是另一种权利意识上的缺失。对儿童权利的普遍漠视,让教师认为虐待儿童只是处罚“不听话”孩子的一种方式,甚至当成一件“搞笑”的事来玩。善恶标准的迷失,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伦理道德的缺乏,最重要的,是对儿童权利的普遍无视,最终让无辜的孩子,成为易碎品。

  儿童权利需要救济,而法律当仁不让成为一种刚性救济法则。诚如一些人所说,当法律萎靡不振,权利兜底便成“镜花水月”。对儿童受虐,显然还需要诸如“虐童罪”等法律刑责的不断完善、持续跟进,强调儿童权利,以重责勒紧人们脑中越界的弦。而在个体人文素养教育、道德伦常培育、教育资源分配、社会评价等方面,也需要同步持续给力,才可能让孩子免于受伤害。

责任编辑:hdwmn_zhj

友链


  • 文章

    18438

  • 浏览

    48396

  • 获赞

    3899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