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范接地气,带新工作要努力

2024-11-15 14:50:15 admin

(通讯员 李文鹏)由于工作需求,科学本人在今年下半年又承担起了管制带新的规范任务,充当既熟悉又陌生的接地“师傅”角色:所谓熟悉,本人之前承担过带新教员的气带角色,具备一定的新工经验。所谓陌生,作努虽然在带新过程中也摸索了一定的科学方法,但总觉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规范甚至还有很多疑惑之处,接地所以在又一次带新之际,气带作为一名“老师傅”,新工我想说说自己对管制带新的作努体会。

通过自己在管制室几年带新的科学体会以及结合与外单位的交流,我觉得管制带新普遍存在三个共性的规范问题:我们没有制定出系统的带新方案,培训工作碎片化;理论考核内容繁多,接地甚至让见习管制员疲于应付,但不贴近工作实际,缺乏实效;带新内容以师傅的经验教训为主,无法科学化满足见习管制员的更高技能要求。

在带新过程中,各单位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其实我们不应该这样做,要引导管制员带着问题思考。比如这次带新,我在讲解完放行席要求和管理规定之后,会让见习管制员自己总结放行席标准通话,与流量管理室的沟通,各方向流控特点,与外单位沟通技巧等内容。我觉得,只有自己认真总结,消化,才是自己的 “食物”。

再比如,这次带新我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在放行席,从机场细则,相似航班号,航路走向逐步展开,多加体会。像本场两个离场方式:TODAM和TONOV:方向雷同,都往北飞;发音相近,有时机组发出难以辨识;最重要的是两种离场方式有时会互换,这就要求我们的管制员要睁大双眼,时刻警惕。像这种类似的难点我就要求见习管制员必须及时总结。

我还着重要求见习管制员认真梳理总结和阶段培训情况,积累知识量,只要碰到问题,及时向教员请教,问题决不能拖,现场解决的效果最好。

其实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使得管制技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其他管制教员的“独门绝技”就很难学到,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自己的师傅和其他师傅教的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徒弟就“尴尬了”。这样总体来说不利于见习管制员的成长。

所以借这次带新契机,在后续培训工作中我会继续摸索,争取能找到一种更加科学,合理,接地气的带新模式,让见习管制员少进行无用的损耗,多学能“干活”的知识。

  • 文章

    3236

  • 浏览

    31

  • 获赞

    1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