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尿”可测肿瘤,“复旦肿瘤”专家开发尿路上皮癌无创早诊新方法

2024-11-15 07:54:23 admin

记者今天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一管尿该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团队领衔发布的可测开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一种基于尿液肿瘤DNA的肿瘤肿瘤专家诊新无创诊断产品能有效早期发现尿路上皮癌,总体诊断敏感性达到91.37%,复旦方法可有效提升尿路上皮癌的尿路早发现率。权威学术期刊Molecular Cancer(《分子肿瘤》)在线刊登了这项成果,上皮影响因子达37.3。癌无

传统诊断方式效率低

亟需无创精准工具提升早期发现率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创早UC)是一管尿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发生于肾盂、可测开输尿管和膀胱等部位。肿瘤肿瘤专家诊新数据显示,复旦方法2022年我国人群新诊断尿路上皮癌为9.5万人。尿路叶定伟教授表示,上皮尿路上皮癌如果能早期发现,癌无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将超过90%;而一旦发生肌层浸润或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下降,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10%。在临床上,约四分之一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初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对于尿路上皮癌至关重要。

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尿路上皮癌的“金标准”。然而这种检查方式为侵入性手术,患者依从性相对较低。此外,一些目前获批的基于尿液的尿路上皮癌无创诊断方法,如尿脱落细胞检查、FISH和NMP22等,存在敏感性低(特别是针对低级别肿瘤和上尿路上皮癌)、准确性差等问题。

叶定伟教授说,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无创、方便、准确的尿路上皮癌检测工具来对当前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策略进行补充,以有效提升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诊断比例,进而提升患者的总体疗效。

开发基于尿液肿瘤DNA的诊断工具

让“一管尿”测肿瘤成为可能

为了优化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诊断策略,由叶定伟教授团队领衔,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橡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尿液肿瘤DNA(utDNA)的尿路上皮癌无创诊断产品(UI Seek),并开展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研究首先纳入382例样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基于utDNA中的FGFR3、TERT基因突变,以及VIM、ONECUT2的异常甲基化数据,构建尿路上皮癌的分子诊断模型,开发出诊断工具UI Seek,并进行初步验证。研究者发现该模型在回顾性队列中的诊断效能优异(AUC:0.9342),具有应用于尿路上皮癌早期无创诊断的巨大潜力。

随后,研究团队又开展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该utDNA模型的诊断效能。临床试验共纳入947例受试者,结果显示UI Seek的总体诊断敏感性为91.37%,特异性为95.0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超过93%。

进进一步的数据显示,诊断工具UI Seek的诊断敏感性在不同分期的尿路上皮癌中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中可达到 75.81%,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达到93.94%,在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达到 94.47%。

值得注意的是,UI Seek能够同时早期检出膀胱癌和上尿路上皮癌,灵敏度分别为 90.9%和92.9%。此外,对于良性泌尿系统疾病(良性肿瘤、炎症等)或非尿路上皮癌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肾癌等),研究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干扰效应。在比较分析中,与既往的尿细胞学、NMP22 和FISH相比,UI Seek的灵敏度显著提高,并且特异性与上述检测相当。

多学科综合诊治方案

多个瘤种5年生存率国际领先

叶定伟教授表示,研究数据证实了UI Seek优异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诊断的巨大潜力。该研究也是迄今最大的基于尿液肿瘤DNA的中国人群尿路上皮癌前瞻性多中心无创诊断临床试验。UI Seek作为一种无创诊断工具,有望将来在临床实践中早期检出尿路上皮癌,以减轻侵入性手术(如膀胱镜、输尿管镜等)的负担;并可能通过进一步的分子指标进行风险分层,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的希望。

据了解,叶定伟教授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泌尿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为患者制订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自2005年起,肿瘤医院在国内率先成立泌尿肿瘤多学科诊治团队,汇集院内外肿瘤外科、内科、病理、影像等多科专家,从线下到线上,至今已为万余例国内外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基于MDT模式,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分别达到了82.6%、77.1%、74%,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通讯员 王广兆 记者 左妍

友链


  • 文章

    4

  • 浏览

    1962

  • 获赞

    1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