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盗掘陵墓被喷一脸黑水竟怎么洗都洗不掉!

2024-11-15 08:09:22 admin

  “盗墓”这个行业屡禁不止,此人经久不衰,盗掘掉仔细想想为啥那多人前赴后继的陵墓脸黑铤而走险,说来说去,被喷还怪帝王自己,水竟驾崩就驾崩吧,洗都洗你还非要把诸多的此人金银珠宝,名家字画带下去陪你,盗掘掉这不是陵墓脸黑没事找事吗,带下去也花不出去,被喷留着吧又招人眼红,水竟刨坟对不住你,洗都洗不刨坟摸金校尉就得失业。此人“人为财死,盗掘掉鸟为食亡”,陵墓脸黑刨吧!

15320007556c66ce74c1.jpg@100q.jpg

网络配图

  咱们都知道,刨坟(不对盗墓)是个缺德事,也提醒那些摸金校尉们,少干点违法的事,这种事多让考古学家去干......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墓盗多了,终会自食恶果。这不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一起来看看吧!自古以来,河南及中原一带都是盗墓高发区域(这不是地域黑),尤其到了宋朝末年,傀儡皇帝刘豫和金人盗掘北宋皇陵,更是开启了盗墓风。当时河南境内的“官盗”、“民盗”四起,农民盗墓,如同下田刨红薯,形成了当时一道“别样的风景”,有诗云:“群盗多蚁虻,白骨下纵横”。

  对盗墓有些了解的河南人,可能都知道这个顺口溜:“回郭的白菜,孟津的梨,洛阳盛产盗墓贼”。其实也不然,不止在洛阳,在开封、安阳以及郑州,宋末盗墓贼都很多。这不就有个家在巩义附近的朱姓盗墓贼,从小生长于一个盗墓世家,耳濡目染,长大后,也接手了家族生意。

  由于在当地小有名气,身边聚集了一班盗墓兄弟,圈内人称“朱老大”。有天这位主就和邻居聊天,无意中听邻居说赵匡胤随葬的玉带还在陵墓中,金兵盗陵时,也不知是粗心,还是大意,没有盗走赵匡胤腰上的玉带。(邻居:曾是北宋皇陵的陵使)此玉带还是随葬的主要宝物,来历不凡,据说是后周皇帝赏给赵匡胤的,上镶四十九颗夜明珠,四十九粒大钻石,四十九片翡翠,赵匡胤临死前留下遗嘱,表示国家百废待兴,一切从简,就留这只玉带随葬就可以了。

2.jpg

网络配图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老大深深的惦记上了这条玉带,暗暗下定决心要把那根玉带搞到手,心里藏着一件事,那感觉如芒在背,好生不爽。这天夜里,朱老大瞒着同伙,一个人偷偷来到了永昌陵,此时的永昌陵早已无人看守,成了荒冢,由于之前被金人搜刮过,朱老大没费多大力气,就进入到地宫深处。进入地宫后,朱老大点亮了随身带的小皮灯,地宫正中摆放着赵匡胤的金漆大棺材,没有犹豫,朱老大便撬开了棺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棺内的赵匡胤尸体竟然尚未腐烂,就像睡着了一样安详,要知道此时赵匡胤已经躺了300多年了。

  一般人遇到这情况,估计早就跑了,朱老大不亏是吃这碗饭的,愣是没唬住他,他一手端灯,一只手伸进棺材想把那根玉带抽出来,结果系在赵匡胤腰上的玉带,怎麼也拉不下来。偏偏又是一个人,还没帮手,怎么办?这就用到了,盗墓贼惯用的手法“贴面盗”,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一根绳套,一头套在自己脖子上,一头套在尸体上,用力抬头,就能将尸体拉起来,把腰间宝物取出来。操作简单,功能强大。

  朱老大没带绳套,抽出了自己的裤腰带,一边套在自己脖子上,一边系在赵匡胤脖子上,猛一用力,尸身一下子坐了起来,哗啦一声嘴里喷出了一股黑水,不偏不倚,正好喷了朱老大一脸。任凭朱老大胆再肥,这回也是被吓坏了,取下玉带,便慌慌张张的逃出了地宫。

timg.jpg

网络配图

  回到家后,朱老大对着镜子一照,坏事了,这脸像钻了锅底一样黑,端来清水,怎麼都洗不掉,此事不久被传开了,因此旁人也不在喊他朱老大,干脆叫起了“朱漆脸”。赵匡胤为什么会喷出一股黑水呢,这不是灵异事件,更不是诈尸还魂,而是古代专门对付盗墓贼,所设的手段,为保龙体不腐,宋太宗赵光义,便让人撬开赵匡胤的嘴,为他灌了一肚子“防腐汤”。事后不久,朱漆脸把玉带拿到开封出手,结果不巧被识货的人发现是赵匡胤当年的随葬品,被官府逮了个正着,一番严审,朱老大什么都招了。

  时值元朝刚稳定,为稳定中原人心,严禁盗掘赵宋陵墓,顶风作案的朱老大,按照当时刑律,被处以“杖刑”,就这样一棍接一棍,一棍更比一棍疼的给敲死了。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盗墓有风险,出手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链


  • 文章

    9161

  • 浏览

    28846

  • 获赞

    9924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